“慧”种植,用物联网就能实现种植基地墒情监测;“慧”治理,通过手机App,让群众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慧”销售,互联网联通世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近年来,楚雄市通过实施“智慧城市+数字乡村”两轮驱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2020年被正式列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市),荣获“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称号,悄然成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领跑者。
楚雄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
“慧”种植:从“新农人”到“兴农人”
“用手机扫一扫基地旁的产品溯源指示牌,就可以了解基地的温度、土壤湿度、光照等,掌握枇杷的生长情况。”6年前,王兴平从城市回到农村,成立了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从一个曾经的门外汉一路成长为如今的“兴农人”。
楚雄市新村镇水卷槽村委会村民到乡村物流集散中心领取快递。
在合作社280亩标准化基地内,王兴平安装了全程生产经营可追溯探头5个、土壤墒情传感器3个、气象站1个、虫情监测站1个,建设了区块链大数据平台1个。这些现代化的设备,通过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实时数据查看。“通过建立农产品溯源系统,可快速准确掌握整个种植环节和流通过程的动态,实现了从农药施用到水肥管理、分级包装、仓储物流的层层追溯。”王兴平介绍。
得益于便捷的信息化手段,王兴平还建设了1个800平方米的枇杷分选车间、1座可处理200吨货物的冷库、1个700平方米的深加工车间以及1个60平方米的产品展示厅、1间120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实现物物相联,促进了枇杷的种植、管理、加工、仓储和物流的智慧化、数字化。
“慧”治理:解锁乡村“数治密码”
初秋,走进东瓜镇庄甸社区蔡家湾居民小组,风光旖旎,庭院俨然。居民张宏艳拿出手机,打开“庄甸小管家”小程序,进入积分商城随手拍,把自家新种的瓜果蔬菜、庭院洒扫等图片上传到“美丽庭院”,就能获取积分。积分可以在“爱心超市”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2021年,楚雄市在蔡家湾探索开发“庄甸小管家”小程序,推行数字化管理和“美丽庭院”积分制,将村民的生产生活行为量化、赋分,让每一位村民成为提升人居环境的参与者、推动者、改善者。同时,楚雄市在蔡家湾实施智慧安防工程试点示范,在居民小组公共区域安装了AI智能分析摄像头、普通视频监控、智慧云广播、带警灯远程喊话摄像头,实现垃圾分类提醒、禁止停车提醒、远程喊话等功能。
兴蕴枇杷种植专业合作社智慧种植监测设备。
“只要有陌生人或车辆进入本村,智能摄像头就会进行人脸和车牌自动识别,自动预警。”云南移动楚雄分公司项目负责人陶剑说,智能摄像头捕捉到的信息会通过数字庄甸大数据平台与楚雄市域党员防控综合治理应用系统对接,对登记在案的重点人群及车辆将会自动告警,做到早发现、早跟踪、早预防。
目前,全市加快推进“互联网+平安乡村”建设步伐,联网安装摄像头8.61万个,建成覆盖全市的安防视频监控体系。
“慧”销售:互联网联通世界
在楚雄市大地基乡水卷槽村委会上村领岗村,李文光和邻居纳着凉、聊着天。“叮咚……”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您的快递已送到太阳女交通旅游集团楚雄市乡村物流集散中心水卷槽村委会分站”。李文光立刻起身,骑上三轮摩托车,赶往快递收发站点。
三家塘乡村物流集散中心的客运班车将快递运送到乡村。
为满足50多万人出行和物资交流需求,楚雄市依托太阳女交通旅游集团,建设“农村客运+乡村智慧物流”体系,在14个乡镇农村客运站和三家塘、上章村建设两个二级客运站,构建以三家塘客运站为中心,辐射各乡镇的市、乡、村三级农村客运服务网络,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村民到物流集散中心领取快递。
2021年,楚雄市乡村物流集散中心日均发送快递、货物近4000件,年发送量达130万件1800多吨,物流收入超过100万元;年降低各乡镇物流成本超600万元。楚雄市“农村客运+乡村智慧物流体系”服务品牌作为云南省唯一服务品牌上榜全国第二批乡村物流服务品牌名单。
记者短评:如今,互联网在楚雄州广袤农村越来越普及,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手机也日益成为农民群众的“新农具”。随着越来越广的农村地区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设施,越来越多年轻人解锁“流量密码”,回乡创业,向“网”的生活为乡村振兴“破题”,乡村这片“希望的田野”未来可期。(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银彬 贺荟蓉 摄影报道)
转自丨楚雄发布
来源丨楚雄日报
编辑丨余柯玥
审核丨陈涛 李彦锟 周康